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动态

共同谱写新时代黄河文化“大合唱”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阅读:10890    发布时间:2021-07-30 16:48:59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近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那么,沿黄九省区对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及相关的规划和研究以及工作推进情况进展如何呢?

黄河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黄河的发源地,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多年来,青海省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热贡文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整体性保护凸显成效。据了解,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资源的吸引下,青海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40.4万人次,同比增长68.8%;旅游总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109%。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郭法祥表示,青海正在逐步加快数字文旅建设,以新业态赋予文化旅游新生命。打造以黄河为轴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带,特别是在河湟地区重点打造了一批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出100条精品旅游线路,促进生态游、研学游、自驾游、休闲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此外,“热贡唐卡”“青绣”等特色文化品牌正在助力乡村振兴。据湟中县文化馆馆员王天皎介绍,2019年,中国青绣传承保护基地在当地建成后,不仅促进了刺绣技艺的发展与传承,还带动1000余人就业,其生产的西宁刺绣抱枕、披肩、围巾等产品远销海内外,使农民增收。

陕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内陆中心腹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大西北的门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省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构建“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陕西沿黄观光公路,北起榆林市、南至渭南市,全长 828.5千米,途经榆林市、延安市、韩城市、渭南市4市12区县1220个村,连通了壶口瀑布、司马迁祠、韩城古城、华山等50余处旅游景点,自建成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沿黄片区的旅游开发,直接受益达220多万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条“金丝带”。距离沿黄观光公路几公里的赤牛坬村不断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成了全国极具特色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赤牛坬村民俗博物馆。同时,《高高山上一头牛》实景演出、陕北花轿婚礼体验等各类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以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把“流淌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黄河风情”扎根在游客心底。2019年该村的旅游收入接近600万元;2020年,客流量达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860多万元。“村民们做电商、开农家乐、进行手工艺制作……乡村旅游给村民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丰收。”赤牛坬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根强表示。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确立了“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黄河流经山东省的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9个市,沿线非遗资源丰富。流经地区积极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涌现出众多非遗特色乡镇(街道)。“泰安肥城市依托非遗项目桃木雕刻,相继建设了中国桃木旅游商品城、中国桃文化博物馆、桃木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发展研讨会,桃木产业带动4万多人就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介绍。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东昌葫芦雕刻技艺”,葫芦年产值6亿多元,占据了全国葫芦市场80%以上的份额,被誉为“中国葫芦第一村”。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大步推进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方面的工作,会同国家发改委编制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沿黄各省也在立足本省优势,开展相关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今年3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对《规划》做了相关介绍:在战略定位上,要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黄河流域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集聚地、黄河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华文明现代化展示样板区和黄河流域文化经济合作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以省域空间布局为重点,以跨省合作布局为延伸,探索推进“12345”空间格局,整体形成生态为本、特色为纲、核心引领、线性串联、全域繁荣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面貌;在发展主线上,要在延续黄河文脉、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展现黄河文化价值方面下功夫,高质量展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陕西担当;在具体路径上,主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谋划六大工程、一百个项目,从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红色革命文化、文化艺术创作、黄河文化数字化创新等方面,系统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5月31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在西宁市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青海省专项规划》评审会,确定了“1+1+3+5”的总体布局。“1”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统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1”是打造河湟文化品牌;“3”是推进“三项工程”:一是黄河青海流域文化系统保护工程,二是黄河上游文化旅游带建设工程,三是兰西城市群文旅产业工程;“5”是布局“五个功能区”:一是黄河上游生态文化保护区,二是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是黄河上游生态旅游体验区,四是黄河上游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区,五是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区。同时,推进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重点基础工程。构建“一带、一廊、两组团、九园区”的建设布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规划建设处处长鲍延云表示,该《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即将印发实施。

据悉,《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也将印发实施。其突出五个定位:突出黄河、泰山、孔子在同一文化空间汇聚,齐鲁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打造中华文明保护传承示范区;突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稷下学宫等世界文明交流的高端平台优势,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突出黄河三角洲河海交汇、野生鸟类、新生湿地等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中华母亲河·黄河入海口”独特文化标识,打造标志性国际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突出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突出山东沿海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黄河文化出海大通道。

专家观点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周泓洋教授谈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底蕴最深厚、多元文化结晶最多的区域。黄河流域是农耕带和游牧带交往交流交错交锋的一个文明带,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形成了文化交融的潜质,推动了不同民族交融合作,锤炼出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大中华文明嬗变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文化吸收容纳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和框架。黄河文化拉长了中华文化的尺度,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结构。黄河流域更是孕育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贺兰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带着时代强音的精神成为激励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其间的红色精神,更成为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内生驱动力。

我们要积极发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人善邻的思想,寻找当今中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大国应有贡献的发力点。对外交往交流交融,讲好中国故事、阐明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为建设好“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平台而奋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孟凡哲教授谈黄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法治保障:

要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化开发,资源保护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黄河九省区旅游资源丰富,但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布局分散且相对脆弱。生态保护和涵养是重点,要加强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在试点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社区旅游和环境友好型旅游。

坚持主体功能区建设思路,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立流域主体功能区机制,将黄河流域按照开发方式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建立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和标识度的法治文旅品牌。而社区参与制度是实现旅游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立法,各省区可先进行地方立法试点,抓紧立法保护生态资源最脆弱部分,同时推动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和持续性开发;改进执法,加强旅游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互通,执法全程得到记录,实施可回溯管理;构建常态化、动态化、体检式的暗访评估机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和及时查处,利用网络信息监测手段,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预警与分析研判,朝着“互联网+”执法方向发展。建立旅游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让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具备守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