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阅读:11368 发布时间:2021-07-16 13:59:44
——“深融合·扩消费·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综述
邰子君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去年出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正式开启;各地文旅消费券层出不穷……近两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也一直是业界重点关注的话题。
近日,由中国旅游报社、常州市政府主办,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深融合·扩消费·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论坛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以及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意义,深入探讨文旅消费热点话题,并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旅游市场强势升温。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8.7%。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呈现旅游市场全面复苏、旅游消费信心稳步回升、产业动能进一步集聚等特点,预计下半年国内旅游出游将达到25.9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可达2.24万亿元。
诸多利好因素让业界看到了文旅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美团文旅政企合作中心总经理路梦西表示,对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来说,相较于旅游人次的数据,真实的消费数据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直观答案。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的利好措施,对地方政府、企业都起到了较为明确的指引作用。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表示,当前旅游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大众旅游需求由于休假制度、技术等问题,规模仍没有完全放开。“国内旅游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文旅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的文旅消费意味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和高利润增长的机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蔡红也认为,当前国内旅游需求的形成受到旅游动机、闲暇时间、居民收入、旅游产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文旅消费将进一步释放潜能。
优质供给 满足需求
文旅消费新市场的成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不断创新,才能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综合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是关乎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文章可做。去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试点城市,目前第二批试点城市正在申报中。“推进试点示范是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环境,探索新型消费模式。具体来说,要在提高消费便捷程度、丰富产品供给、开拓夜间文旅消费市场、策划举办特色展会节庆活动、加强消费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表示,当下的文旅消费特点正从长途观光游向中短途度假游转变、从低频次跨省游向高频次周边游转变、从高密度扎堆向低密度放松转变、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转变,因此,行业要在政策优化、业态打造、消费氛围营造、市场秩序管理等方面做足功课,以应对广阔市场带来的全新需求。
在此方面,全国各地也都有实践。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叶东介绍,延庆不仅有八达岭长城这张文化名片,2019年举办了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如今还将迎来2022年冬奥会,重大活动成为推动延庆文旅消费的加速器。在此基础上,延庆细分市场,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群进行了深入了解,力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
龙城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莺认为,高质量的文旅消费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文旅企业要从发现需求转向创造需求,用产品引导消费。她介绍,近年来,常州中华恐龙园主要瞄准亲子、年轻客群,坚持“文科商旅”多元融合,通过举办常州灯会、推出夜游产品等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游客满意度的提高和重游率的增长。
优化发展 保持活力
好政策和好产品开拓出文旅消费的新蓝海,如何保持这片蓝海的活跃度,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劲松认为,文旅消费应该是场景消费,要注重消费环境的打造。他举例说,南京近年来持续推出演出市场消费补贴、常州去年发放了3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苏州举办购物节并发行“苏州通转转卡”……从惠民政策到消费产品,江苏各地不断优化供给,同时上线了集监管、服务、大数据等功能为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为消费者打造更舒心的文旅消费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魏鹏举表示,在数字贸易的大背景下,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数字通道实现国内和国际文旅消费的大循环。“文旅产品的‘引爆’方式非常重要,可以尝试与李子柒等专注做内容的‘网红’合作,兼顾流量和内容,为文旅消费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数字化”也是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晓峰近年来颇为关注的话题。他说,文旅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消费”,而智慧旅游通过信息化技术,如预约、一键订单、一码通等方式,帮助游客节省大量时间、获得文旅消费的新体验。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