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美丽中国 > 文旅融合品牌典范

涪陵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来源: 涪陵区文化旅游委    作者:    阅读:3614    发布时间:2023-09-30 17:40:31

摘要:涪陵区着眼于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先后制定出台《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涪陵旅游业升级版“1+5”系列方案》以及《涪陵区支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现从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未来预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如下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发展定位。我区着眼于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先后制定出台《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涪陵旅游业升级版“1+5”系列方案》以及《涪陵区支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现从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未来预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基本情况

我区文旅产业门类齐聚,全区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经营范围涵盖文化产业核心领域6个大类49个小类,旅游产业核心领域7个大类58个小类。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达42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区、三峡印刷包装园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816小镇);旅游资源丰富,全区共有A级景区12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5家,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旅行社13家,星级酒店3家,星级农家乐45家。

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1.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水平有所提高。2022年,我区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750元,同比增长5.8%。全区全年接待游客283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6%、21.34%。国庆假期间,我区12家A级景区(包括2家闭园景区)共接待游客151.66万人次,稳居全市前三。2023年春节期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旅游市场逐步回暖,全区接待游客119.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3%、24.39%。
2.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2022年涪陵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亿元,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4.2%,占GDP比重3.2%,旅游产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4.63%,占GDP比重2.3%。其中,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26.47元,同比增长-8.69%,规上旅游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总额1.46亿元,同比增长-18.9%。总的来说,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稳中有升。
(二)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1.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一是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示范园为龙头,大力扶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焦“互联网+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游戏发行、数码动漫、文化休闲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其中,互爱科技孵化产业园作为我区数字文化产业典型代表,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二是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加强旅游“云资源”管理,开通“涪陵文旅”抖音视频号,拓展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等新媒体营销渠道,整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建成涪陵文旅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加快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旅游集散中心车站、码头、景区景点等重点涉旅场所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三是加快推进传统业态数字化改造。打造“一部手机游涪陵平台”,支持鼓励景区、宾馆、特色酒店、民宿、餐饮、娱乐场所、文化场所进入该平台,实现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服务。
2.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城市旅游相结合,坚持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打造展现涪陵传统、当今与未来的时光融合文化街区,2022年,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长涪汇城市会客厅书香涪州主体工程完工。
3.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升级田园休闲游,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涪陵区农业产业为基础,打造原乡休闲、山乡避暑、瓜果采摘、民俗体验、农耕研学、亲子游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快推进29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木乡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江北街道二渡村、大顺镇大顺村获评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成效
1.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组建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组,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季度例会制度,专题研究招商工作,区文旅委、区招商局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抓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区文旅委加强同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的联系,成立相应的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专班,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落实目标任务。
2.切实强化项目对接。2022年7月,区领导带队赴杭州开展品牌民宿招商洽谈,考察了浙江联众文旅集团公司、卓创乡建集团公司、景域集团公司和法云安缦酒店,并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机制。2022年8月,邀请景域集团公司和卓创乡建集团公司来涪考察坪上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民宿发展等项目并召开座谈会。主动对接苏州园林集团,考察川东造船厂文创街区项目和御泉河漂流项目。
3.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引进一批项目。2022年招商引资雪峰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巴清湖户外运动旅游度假区项目、罗云镇千亩彩色油菜花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重走长征路项目,协议资金59.2亿元;储备一批项目。816工程对照5A创建标规划了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博物馆前期工作。开展涪陵432三线军工国防教育基地项目规划(川东造船厂)、荔枝街道天生水乡设计、焦石镇金龙湖项目规划编制、大顺镇中药材康养文化小镇民宿项目设计、新妙镇滑翔伞配套项目设计、蔺市街道连二村乡村旅游项目可研、概算等一批文旅项目前期工作;开工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和周煌故居修缮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慧谷湖科创小镇文旅项目、中国榨菜城项目、李渡街道气象研学项目、白涛美丽家园项目、义和街道刘作勤庄园文旅项目、石沱镇朝阳古寨民宿项目、青羊镇农耕文化小镇项目、武陵山乡龙塘湿地公园项目、南沱镇半岛生态旅游项目、珍溪镇巴清湖户外运动旅游项目等建设进度,慧谷湖科创小镇、气象研学、巴清湖户外运动等项目已初具规模,大部分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工一批项目。建成投用蔺市镇美心红酒小镇5、6、7号线索道和红酒庄园项目,综合楼酒店主体工程完工。建成投用雪峰山旅游度假区茶文化体验园项目,建成100亩草坪露营基地。清溪镇家庭农场、罗云镇红军长征步道项目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同时,雪峰山旅游度假区、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旅示范区进入2022年市级重大项目名单,爻里小镇、五桂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申报进入2022-2024年市级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名单。
三、未来预期
(一)工作思路
围绕“1123”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一条主线,一个主题,两大抓手,三大工作路径。坚持一条主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一个主题,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涪陵旅游业提档升级。突出两大抓手,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步启动816工程景区5A创建工作;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三大工作路径,一是加强历史文化和非遗的传承保护,建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二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成渝后花园,打造重庆文旅新热点;三是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高水平办好4大赛事,建设体育强区,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二)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1+5+N”系列方案》实施。切实将涉旅项目建设向旅游项目推进,打造融合发展的典范,加强智慧旅游、导游词、旅游服务等品质提升,完成“一部手机游涪陵”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消费便捷性和智慧水平,深入开展区域联动工作,切实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的联动,推动一区两群对口城市的合作发展。
2.大力创建文旅品牌。力争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创5A成功;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市级智慧旅游等品牌;推动点易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同乐雪峰山旅游度假区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五桂堂街区、爻里小镇一期全面完工开街。继续贯彻落实《涪陵区支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业建设,促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4.提升文旅宣传推广水平。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文旅涪陵”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向着品质化方向发展;加强与市级以上传媒的战略合作;围绕宣传精品推出1个文旅宣传片、1个行业形象片、1张旅游地图、1本宣传画册、1套文旅图书;围绕旅游精品推出“涪陵扎包”旅游商品系列;推出2条巴渝文旅走廊精品线路,包装一批涵盖“人文涪陵”“红色脊梁”“乡愁密码”“武陵风光”“工业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
5.实施文旅市场保障工程。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平安建设、防灾减灾宣传、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文化旅游市场整治等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禁毒等专项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和专题培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完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指导文旅行业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