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文旅融合 > 红色旅游

红色引领旅游主导 加快特色旅游地建设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阅读:11449    发布时间:2022-05-26 17:28:43

摘要: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湖南省韶山市被列为特色旅游地。韶山凭借哪些优势入选特色旅游地?未来韶山将如何建设特色旅游地?如何继续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旅游报记者对韶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邓望军进行了专访。

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韶山确定为特色旅游地,请问您怎么看?

邓望军:被纳入建设特色旅游地的布局,对韶山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其目的在于不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旅游支撑体系,提升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对区域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下一步,韶山将抢抓建设特色旅游地重要机遇,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打造特色旅游地的决策部署,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推动韶山文旅高质量发展。

问:请您介绍下,韶山建设特色旅游地有哪些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

邓望军:韶山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是特定历史时期内伟人文化、红色文化、湖湘文化、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具有历史独特性和唯一性,整体来看,全市红色文旅资源质量较高。另外,韶山拥有5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诸多名片。

近年来,韶山始终坚持“红色引领、旅游主导”,加快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教育、农业等融合发展,创新探索“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研学实践”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节会赛事等产业链。近3年,全市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50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9.86亿元。逐步形成的深度融合的文旅产业链条为韶山建设特色旅游地提供了基础保障。

问:目前,韶山离特色旅游地目标有哪些差距?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邓望军:就建设特色旅游地而言,虽然韶山在文化和旅游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一些提升空间。

第一,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有待完善。当前,韶山旅游产品以红色瞻仰观光为主,文旅互动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特色节庆活动等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有待进一步探索发展。

第二,旅游要素配套有待优化。随着人们对旅游出行需求的提升,如何创新优化旅游要素配套成为我们亟待考虑的问题。

第三,旅游管理服务有待创新。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应用于旅游领域,旅游正在朝着更加智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韶山还没有统一的智慧旅游平台,互联网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也较少,亟需打造“互联网+旅游”模式,围绕游客需求和管理服务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问:“十四五”时期,韶山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将如何开展特色旅游地建设?

邓望军: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韶山将着力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项目为支撑,深化文旅业态融合发展。推进棠佳阁文化旅游体验园等文旅项目建设,打响“最忆韶山冲”等演艺品牌,引导文旅产业项目向核心景区以外延伸拓展。实施红色文创产品“超千”计划,打造一批休闲购物街区、特色餐饮街区,引进一批品牌酒店,培育一批精品民宿,优化文旅休闲全产业链。推进景城融合,开发夜游精品线路,引导文旅产业服务功能向中心城区转移。

二是突出教育功能,壮大红色教育培训事业。保护和挖掘红色资源,修缮农民运动考察旧址等一批红色遗址遗迹,促进全域红色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打造省内外区域协同的优质红色教育阵地。同时,发挥韶山干部学院、韶山党性教育基地、韶山市委党校等公办培训机构的引领作用,引导省内外知名红培机构入驻,加强行业引导和监管,推动红色教育培训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人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三是创新宣传推广,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形象。积极策划红色旅游文化节、乡村旅游节、文体赛事等活动,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和非遗传承发展,满足市民游客多元的文旅需求。积极推介“伟人故里·红色潇湘路”等精品线路,创新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推动“过境游”向“过夜游”升级。

四是提升服务品质,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交通换乘、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国际通用的标识引导系统,优化票务订购、旅游咨询等一站式全域旅游服务供给,推出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完善旅游行业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培训,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创新旅游综合监管模式,加强诚信旅游建设,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打造游客满意的旅游市场环境。

五是推动“互联网+旅游”,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全面打通信息共享壁垒,开放景区门票预约和购票渠道,建立覆盖全域、精准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