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旅游研究报告 > 旅游研究报告

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发布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阅读:11013    发布时间:2021-12-20 17:02:02

摘要:

《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报告》发布

问:作为报告的主编,您能否先介绍一下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的概念?

高炽海: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自己家园地球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辐射到自然科学其他相关领域,也是与旅游行业连接紧密的学科。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以及其他衍生学科和相关学科,涉及整个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日地空间。

地球科学旅游是以地球科学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地球科学知识、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旅游质量为目的,以寓教于游、观光游览、研学旅行、寻奇探险、科学考察为主要形式的益智、益身的旅游活动。

而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包括地质景观、地理地貌、动植物、化石矿石、天象气象、水体景观等。从海洋到沙漠、草原,从喀斯特到丹霞、冰川,从火山到温泉,从矿石到星空,从古生物化石到大熊猫、丹顶鹤和无边的竹海……一定意义上说,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就是所有自然资源。

自然游憩,指的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大自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这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放松精神和身体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

自然游憩和地球科学旅游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件事: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进行的有益身心的旅游休闲活动,以及相关产业、产品。当然,普通的观光、“到此一游”不包括在其中。

问:那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高炽海:从行为特征上,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主要涉及自然科普旅游、自然研学旅行、自然游憩活动三大类型。

自然科普旅游,指的是让观光具备科学知识、科学趣味。主要反映在景区的科学内容制定、解说体系、科普展陈、科普活动开展上;

自然研学旅行,指的是针对大自然的研学旅行、自然教育。主要反映在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基地建设运营、研学营地建设运营上;

自然游憩活动,指的是在大自然中休憩身心的,除科普和研学之外的其他各类活动。主要反映在徒步等游憩产品、星空摄影等新型旅游产品、温泉等自然度假产品,以及建设气候旅游目的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等。

从所依托的资源类型上,地球科学旅游涉及的种类十分丰富,至少包括:地质遗迹旅游、地震遗迹旅游、矿物矿石旅游、陨石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旅游、冰川旅游、洞穴旅游、沙漠旅游、草原旅游、海洋旅游、观鸟旅游、动植物科考旅游、化石研学旅游、星空旅游、冰雪旅游、温泉休闲、气候旅游等。

问:提出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的概念的意义是什么?

高炽海:地球科学旅游这个概念,是由陈安泽、郭来喜等中国老一辈地球科学和旅游地学专家提出的。而自然游憩的概念,是自然资源体系中的众多专家和旅游行业专家思想碰撞的结果。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推进。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个等级。其中,国家公园是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

但是,国家公园不仅仅意味着更严格的保护,也包含“坚持全民公益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对此有所理念表述:国家公园不能建成无人区,也不是隔离区,更不是禁区。我们要做的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让生态保护和生态游憩、生态体验相得益彰,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

所以说,国家公园的设立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昭示了面向未来的、关于中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国家公园的设立不仅仅是保护自然,而是保护与自然游憩的结合。它意味着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景区、成为创收工具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终结,自然资源作为教育场所的社会功能和作为让人们放松身心场所的基本目的将得到张扬。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另外,从一定意义上看,地质公园的建立是中国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的起始,由此,科学知识与中国的旅游休闲行业第一次成规模地结合在一起。此后,随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等的发展,随着鼓励研学旅行的多项政策出台、自然教育的概念提出,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开始向纵深发展。

但是,目前为止,国家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类旅游景区,还有各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等)等,似乎是分别发展的,各成体制。不可否认,这些区块的设立,对中国社会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观念、休憩身心起到了历史贡献,同时,这也是所有这些园区基本的一致性。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把基于大自然的科普、研学、游憩活动统一到一个框架中来,将这些各类型的自然资源地和自然场馆统一到一个行业范畴中来。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实际上已经很壮大,而且未来前景更大。

问:那么,发展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高炽海: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对旅游休闲行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旅游业涉及大量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除了产生收入,对全民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的提高、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如何发挥它本来就应该有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这些发展理念,旅游休闲行业如何回答?

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国旅游市场也正逐步复苏。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旅游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的影响,游客在旅游消费体验方面,主流将越来越不再是走马观花、粗放式的,人们将渴望在旅程中有更多的收获。

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景区旅游产品水平有待提升,在一些景区,大多数旅游解说还停留在“象形”与“神话传说”阶段,缺乏科学内涵的状况比较普遍。同时,除了观光、门票经济,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市场所需的旅游产品,一直亟待突破。

地球科学旅游通过寓教于游的方式,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游憩,既能满足国人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又能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既充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又增加旅游产品的含金量,是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突破点。

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是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统一起来的重要途径。

问:结合这份行业报告,中国的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行业已经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高炽海: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行业的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状况:

第一,承载地的类型不断扩展,数量不断扩张。

我国(统计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已经拥有5家国家公园、3000余家3A级以上的自然类景区、1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40处世界地质公园、274处国家地质公园、87处国家矿山公园、899处国家湿地公园、2750处自然保护区、3505处森林公园(其中901处国家森林公园)、137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84处野外地学观测研究基地,还有更多的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等。

这样的类型和数量的扩展,为国人接触自然科普旅游、自然研学、自然游憩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和越来越大的多样性。

第二,自然科普旅游有很大的发展,但尚未在承载地普及。

因为设立时的理念不同、要求不同,除地质公园等少数类型外,大多数自然类景区尚未普遍建立符合科普旅游要求的内容体系、解说体系、展陈体系以及相应的人员培训,尚未摆脱“象形”与“神话传说”的解说词和内容为主的景区产品现状,与市场的要求不吻合。

但是,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遗产地为代表的一批承载地,不仅有深入的科学内容挖掘,而且有高水平的解说体系、展陈系统,同时设立了各种科考线路,并依托这些,组织了大量科普旅游活动、志愿者活动,进而向自然研学和各类游憩活动延伸。这些是值得行业学习的。

第三,自然研学旅行发展迅速,市场和行业供应都有快速扩展。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研学旅行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20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渗透率为5%左右,参与研学旅行的在校中小学生约1100万人。其中,专家预计自然研学占整个研学旅行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自然研学供应不断完善,已形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和地质文化村(镇)及全国研学旅行基地等自然研学资源供应平台。例如,中国林学会自2019年4月向首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授牌以来,已组织公布共计230家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与此同时,原国家旅游局、中国研学旅行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郑州市旅游协会、重庆市研学旅行研究会以及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政府部门等相继出台了40余项相关标准规范,为自然研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整个自然研学旅行服务的市场主体良莠不齐,较大规模的企业很少。课程体系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亟待提升。同时,行业人才缺乏,不仅缺少重要的研学导师,而且缺乏从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到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专业人才。

第四,自然游憩活动的类型不断扩展,以善用自然为基底的健康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中。

以徒步为代表的各类健康游憩活动,参与群体在不断扩张;深入沙漠、冰川、戈壁、草原、森林的深度活动在不断增加,如“重走玄奘之路”、“戈壁天堂”、攀冰、森林浴、“黄河·宿集”等类型或项目;发展多年的温泉旅游在推陈出新;观鸟旅游和动物摄影已经成为重要时尚;海洋游憩活动中,冲浪、帆船、潜水等都得到了大幅发展,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供应地,如海南万宁日月湾冲浪基地;由于2022冬奥会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冰雪旅游成为热点。

同时,许多此前未有效发展旅游行为的自然资源,近些年来开始了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转化,开始形成一些重要的游憩活动类型和目的地。例如以观星、星空摄影、暗夜保护地共同组成的星空旅游目的地在兴起。

从大量自然游憩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已不再把自然资源视为到此一游的领地,而逐渐将它们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发生地、承载地。

第五,自然类博物馆等场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展陈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旅游和研学的结合仍显不足。

从创建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肇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10年的工作,我国现已拥有地质博物馆共计63家,自然博物馆共计33家,古生物博物馆共14家,区域覆盖面大幅扩大。

同时,绝大多数自然类博物馆都有比较高的展陈水平,科学内容扎实、展品丰富、展示形式多样,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但是,往往与旅游的主动结合较少。同时,已经开始开展了一些研学活动,但是相比较于其拥有的丰富的资源,研学活动的数量、参与人数、覆盖面都仍是不足的。

第六,行业机构类型不断丰富,侧面反映了行业蓬勃向上的态势。

行业传统的参与机构是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类博物馆等,但是目前的参与机构类型已越发众多:

原有地质、林业等自然资源的勘探、管护等生产服务机构,大量向地球科学旅游转型,成为科普旅游、研学旅行的供给者。例如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原有的教育机构近年开始大规模进入自然研学领域,布局建设研学营地,建立自然研学课程体系,对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

部分旅行社开始敏锐觉察到市场的变化,开始因应市场要求,推出大量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产品,或者与景区合作,或者与研学基地合作。例如各地纷纷涌现的以旅行社为主力构建的驴友俱乐部、户外俱乐部,使得各种徒步旅行快速发展。

多领域的规划设计机构开始积极介入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行业的发展,包括传统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地质公园设计机构、科普展陈设计机构等,使得产业服务链条越发健全。

随着行业发展,一些核心问题开始凸显。

首要的问题是行业人才不足。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需要复合型人才,有相应科学知识,懂旅游休闲,有某个专项服务领域的能力,这样的人才目前还比较缺乏。由于需求高度复合型的人才,行业的人才培养应是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到社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在大学专业教育上,地球科学相关专业与旅游相关专业基本都是独自发展,专业融合较少。直至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分别在地质学、旅游管理学、地理学等专业自主建立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地学专业人才,规模较小。在职业教育上,相关的证书类别不多,中国旅游协会牵头的旅行策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参与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有关联性且比较重要的两个。在社会技能培训上,有完整知识和技能系统的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培训尚未建立,分散在不同角度的各种培训中。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行业标准缺乏。无论是地球科学旅游还是自然游憩为关键词,都缺乏相应行业标准。然而现实是,在承载地的建设上,在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产品设计上,在人才培养和执业上,在诸如研学课程这样的内容建设与实施上,都出现了亟待共识性的标准的迫切状况。这些需求反映在定义、产品类型、建设规范、服务内涵与服务质量、人才类型和能力评价等方方面面。为了规范,更是为促进行业发展,需要尽快建立相关的行业各标准。

问: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地球科学旅游和自然游憩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一个态势?

高炽海:业内专家共同研判,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行业将呈现以下六大发展趋势:

随国家公园体制的基本树立,自然资源地的发展理念将产生根本变化,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和自然游憩的功能将替代盈利目的的职能,成为自然资源地的主要发展方式。

5年内,中国的地球科学旅游(自然游憩)承载地将基本普及科普旅游,以神话、象形等为主的解说和内容将得到很大改观。

自然研学将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自然研学营地未来几年将在大中城市近远郊得到大规模布局,课程、教育方式、人才队伍将基本成熟,市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伴随“双减”政策,以家庭为主导的自然研学短途游是行业发展新趋势。

自然游憩活动类型和规模上都将得到很大丰富,“在自然中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成为中国社会流行的生活方式,成为与文化消费、友聚娱乐、知识充电并列的四大类闲暇消费之一。

行业的参与机构将愈发壮大,机构类型、服务品质、机构规模都将得到长足发展。

行业知识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5年内将基本建立、初步健全,行业发展的基础将基本夯实。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