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历史文化名街区

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来源:    作者:    阅读:13090    发布时间:2021-09-15 10:05:42

摘要:

泉州中山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泉州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泉州中山路于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2014年5月,被认定为福建省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泉州中山路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1901年泉州工务局成立,开始从城南新桥头一带拆卸旧城,辟为马路,后因遭到商民反对只好中断。不久工务局易名市政局,新任者翟沾本意让新辟马路破城而入,后碍于社会阻力,只得循着城墙,使马路从南门入城,拆去天后宫西廊,衔接旧街北上,路面略作拓宽。那时因时局动荡,计划又在孕育中宣告流产。

1923年春,讨贼军总指挥黄展云在南洋归侨陈新政等人促导下,委托从菲律宾回来的叶青眼董理城建之事,以打破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市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 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同样散发着古城特有的魅力。

泉州市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长达二公里多,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前一句讲的是开元寺的东西塔,后一句说的就是泉州的中山路。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浓缩南国建筑风格,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从泥土路到石头路,再到泉州市区的第一条名为七贤的水泥路,最后是1922年正式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经历80多年的风风雨雨。

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这是福建省建筑物首次获此殊荣。评审团充分肯定项目“一英里延伸保护”创造了新的典范,地方政府的发起及私人团体积极参与是社会共同保护遗产的典型。权威性的材料和细腻的现代元素,确保了遗产原貌修复的顺利完成。

徜徉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多少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它那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

0
相关阅读

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北路7号院9号楼3层 举报邮箱: bjpengye@126.com 备案图标京公网

备案图标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718号北京芃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时代壹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版 | 管理登录 | 京ICP备20013481号